從此不怕核輻射!科學家發(fā)明新藥物可對抗核輻射
鳳凰科技訊 北京時間8月25日消息,據(jù)科學日報報道,由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醫(yī)學分部帶領的一支跨學科科研小組報告了在對抗輻射照射產生的致命效應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據(jù)報告稱暴露在核輻射下的老鼠在24小時后注射再生多肽可以極大增加老鼠的存活率。這項研究被發(fā)表在期刊《實驗室調查》上。
德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醫(yī)學分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博士后研究員、文章首席作者卡拉·坎塔拉(Carla Kantara)表示,在暴露在致命輻射后24小時注射一次多肽藥物似乎可以通過抵消對系統(tǒng)產生的損害,從而極大的增加老鼠存活率并延遲它的死亡率。
核輻射的威脅——它潛在的可以殺死或者傷害上千人——提高了全世界對急需可以阻止輻射誘發(fā)的身體傷害并保證人類存活的醫(yī)療措施的意識性。
暴露在高劑量的輻射下會誘發(fā)一系列潛在致命的效應。其中最嚴重的是胃腸道反應,或者稱為胃腸道中毒綜合征(GI),這種毒性癥狀是由輻射誘發(fā)破壞腸道粘膜引發(fā)的。這種類型的GI損傷會降低人體吸收水分的能力,導致電解質失衡、細菌的感染、腸道物質滲漏,繼發(fā)膿毒血癥最終走向死亡。
小腸和直腸里的隱窩細胞必須不斷得到補充從而保證GI通道功能的正常進行,而放射性物質會損害這種細胞,從而產生GI中毒癥狀。 隱窩細胞特別容易受到輻射損害的影響,因此它是衡量機體全身暴露在輻射后能否生存的標志。
“由于缺乏這種能夠保護機體免受輻射誘發(fā)的損害的治療方法,這促使我們去尋求可以減少輻射暴露后所產生的有害影響的對策,加速組織修復從而提高存活率?!?德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醫(yī)學分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副教授、Chrysalis 生物療法公司的CEO達雷爾·卡尼(Darrell Carney)這樣說道。“由于輻射誘發(fā)的胃腸道損傷在一個人能多好的從暴露在輻射后恢復過來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研發(fā)阻止GI損傷的新形藥物至關重要。
之前多肽藥物TP508被用于刺激皮膚、骨骼和肌肉修復。通過刺激合適的血流、減少炎癥和細胞死亡,它能夠開始組織修復。在人體臨床試驗中,這種藥物能夠促進糖尿病足和手臂骨折的愈合,且沒有任何藥物相關的副作用。
坎塔拉說道:“目前結果表明在機體暴露在輻射物質24小時后,這種多肽或可能是一種有效的緊急治療藥物,它可以增加存活率,延遲死亡,為受害者獲得進一步的治療爭取了時間。”(編譯/嚴炎劉星)